明旅游网​​旅游就是简单 用心去服务 俊明旅游网主要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旅游咨询 、景点介绍、旅游攻略等信息,旅游日记的发表平台,宗旨是“以人为本,用心去服务”,实现了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网上在线预订功能,让用户在家就能提前预订酒店、预订旅游线路。供应商免费入住等服务 ;

我们服务宗旨:“以人为本,用心去服务”您游的开心、 玩的舒心 、吃的放心 、住的静心 、购买省心、 服务用心。

明旅游网以优质的服务塑造品牌,奉行“以人为本,用心去服务”的宗旨 ,致力于高科技的服务平台,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以互惠互利的原则和优惠的价格,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首页  >  山西
山西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

山西概览

 
省长:蓝佛安省会:太原市省政府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省府街3号
邮政编码:030006
电话:(0351)3044451网址:www.shanxi.gov.cn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部以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因地属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分晋国,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为3491.56,辖11个设区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形

山西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

...[展开介绍]

山西概览

 
省长:蓝佛安省会:太原市省政府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省府街3号
邮政编码:030006
电话:(0351)3044451网址:www.shanxi.gov.cn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部以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因地属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分晋国,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为3491.56,辖11个设区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形

山西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

气 候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

面 积

全省纵长约682公里,东西宽约385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

矿产资源

山西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资源开发利用大省,在全国矿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截止2015年底,已发现的矿种达120种,其中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3种。与全国同类矿产相比,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煤层气、铝土矿、耐火粘土、镁矿、冶金用白云岩等5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主要矿产为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金红石等32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09.01亿吨,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17.3%,居全国第三位;煤层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304.09亿立方米,全国首屈一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铝土矿资源保有储量15.27亿吨(矿石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32.44%;铁矿类型多,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保有资源储量39.37亿吨,居全国第八位;铜矿集中分布于山西省中条山区,保有资源储量229.94万吨(金属量);金红石保有资源储量426.38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煤、铝土矿等沉积矿产分布广泛,铁矿、铜矿等重要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但是重要金属矿产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

植物资源

山西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维管植物有27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63种。山西植被从南到北可分为:南部和东南部是以落叶阔叶林和次生落叶灌丛为主的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区,也是植被类型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夏绿阔叶林为次分布区,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优势植物是长芒草、旱生蒿类和柠条、沙棘等。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翅果油树、水曲柳、核桃楸、紫椴等。野生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较著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连翘等。2015年末全省森林面积28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0%。

动物资源

山西野生动物以陆栖类为主,已知的有439种(含历史记录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褐马鸡、金雕、朱鹮、白鹳、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丹顶鹤、大鸨、胡兀鹫、遗鸥、虎、金钱豹、梅花鹿、原麝、林麝。二级保护动物有54种,包括鸟类42种,两栖类1种,兽类11种。属于省级重点保护的有苍鹭、星头啄木鸟等27种。属于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315种。

水资源

崇山峻岭、千沟万壑的地形条件,使得山西拥有众多河流,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省内黄河流域面积97138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2.2%,海河流域面积为5913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7.8%。除了流经省界西、南两面长达965公里的黄河干流以外,全省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较大河流有5条,分别是黄河流域的汾河、沁河,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漳河、滹沱河;流域面积小于10000平方公里、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中等河流有48条;流域面积小于1000平方公里、大于100平方公里的小河流有397条。山西省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河流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绝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境内,向省外发散流出。山西是海河主要支流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的发源地,因此也被誉为“华北水塔”。山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8.8毫米,1956~2000年系列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6.7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4.04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为47.01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的高度概括。山西省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占全国的23.3%,位居第一,其中,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享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云冈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等,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风光资源丰富优美。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景致各异。

山西是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遗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著名的有八路军总部旧址、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文水刘胡兰纪念馆等。

环境保护与绿化

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评价,11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范围在128-301天之间。 年末全省森林面积32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5%


人 口

 

人口统计

  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491.56万人

普查主要数据

(一)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减少2.23%,年平均减少0.23%。我省常住人口总量减少,主要受人口流动变化等因素影响。

(二)户别人口。全省共有家庭户12746142户,家庭户人口为 32138952人;集体户638609 户,集体户人口为 277666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2人,比2010年的3.24人减少0.72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原因是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和人口流动活跃带来家庭结构变动等。

(三)人口分布。全省11个市中,太原市常住人口5304061人,居全省第一,比2010年增加1102470人,增长26.24%;占全省人口比重为15.19%,比2010年的11.77%提高3.42个百分点。其余各市常住人口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运城市4774508人、临汾市3976481人、吕梁市3398431人、晋中市3379498人、长治市3180884人、大同市3105591人、忻州市2689668人、晋城市2194545人、朔州市1593444人、阳泉市1318505人。普查结果表明人口向省域中心城市进一步集聚。

(四)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805148 人,占50.99%;女性人口为17110468人,占49.0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06,与2010年的105.56相比下降1.50。普查数据表明我省人口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709895人,占16.35%15-59岁人口为22598696人,占64.73%60岁及以上人口为6607025人,占18.9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04674人,占12.9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比重分别下降0.74个百分点、6.6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7.39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33个百分点。普查数据表明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60480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721人增加为17358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52年提高至10.45年,文盲率由2.13%下降为1.21%。表明过去10年我省教育普及成效显著,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七)城乡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831494人,占62.5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084122人,占37.47%。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670950人,乡村人口减少5467445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4.48个百分点。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下,我省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八)流动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2891174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217374人,流动人口为9673800人。流动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620518人,省内流动人口为8053282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90.57%,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58.51%,流动人口增长75.25%。其中省外流入增长73.94%。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山西很久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省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土族、彝族等53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9.74%,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0.26%。在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其次是满族与蒙古族。


经 济

全省生产总值

  2020年,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51.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6.68亿元,增长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4%;第二产业增加值7675.44亿元,增长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3.4%;第三产业增加值9029.81亿元,增长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1.2%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8.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7.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 

  经济新动能加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8%,节能环保产业增长8.5%。新产品中,光伏电池增长35.8%,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增长22.8%,移动通信手持机增长21.4%,电子计算机整机从无到有,达到13.1万台。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8.8%,快递业营业收入增长33.8%。全年网上零售额684.1亿元,增长28.1% 

  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决胜。截至2020年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29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2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财政收入

 

  2020年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96.5亿元,比上年下降2.2%。税收收入完成1625.9亿元,下降8.8%,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1327.7亿元,下降10.8%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10.9亿元,增长8.4%。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3169.7亿元,增长8.2% 

 

 

农 业

 

  2020年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541.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1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130.0千公顷,增加3.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88.3千公顷,减少11.4千公顷;中草药材种植面积77.5千公顷,增加16.4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9.0千公顷,增加8.6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742.2千公顷,增加27.2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535.9千公顷,减少10.9千公顷。果园面积381.1千公顷,增加6.2千公顷。 

  全年全省粮食产量1424.3万吨,比上年增产62.5万吨,增长4.6%。其中,夏粮236.8万吨,增长4.0%;秋粮[收缩介绍]

热门攻略 更多
  • 北京平谷桃花节开幕

    北京平谷桃花节开幕

    4月7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十五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暨京津冀文旅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

    2023-04-12 390

  • 俊明旅游网给大家拜年了

    俊明旅游网给大家拜年了

    过去的一年,是艰苦的一年,是开创的一年,更是丰收的一年,因为有了您的支持与合作,我们才会完成的如此顺利。未来的一年,我们期待与您更近一步的合…

    2023-01-21 339

  • 山西娄烦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山西娄烦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山西娄烦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04-08 302

  • 太原市停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强化疫情防控

    太原市停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强化疫情防控

    4月7日下午,太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要…

    2022-04-08 251

精品游记
  • 平谷桃花节开幕了

    平谷桃花节开幕了

    4月7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十五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暨京津冀文旅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市文化和旅游局、平谷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发布并答记者问。“桃花灼灼斗春芳,一见如云满目光。”4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暨京津冀文旅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市文化和旅游局、平谷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发布并答记者问。本届平谷国际桃花节将于4月12日至5月31日在平谷区全域举办。桃花节以“桃醉平谷·醉享桃花”为主题,节日期间,不但重点打造了4条精品赏花线路和农文旅体系列精彩的体验活动,还整合各方资源组织了1主场7专题“1+7”模式的“土特产”发展大会,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结合高大尚平谷建设实际,以花会友,汇聚研究智慧、实践成果、探索规划,畅谈如何深度挖掘和利用平谷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激发新消费模式,制造新消费热点,打造一二三产、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等应用场景,为做好“土特产”文章贡献更多平谷力量。平谷区位于北京市的“最东方”,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汇处,“一脚踏三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是北京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平谷农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京郊农业大区,平谷有着世界著名大桃之乡、世界最大的桃园、中国最大的桃乡、首都最大的果区称号。自1992年举办首届桃花节至今,“北京平谷桃花节”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集农业观光、传统文化、音乐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于一身的品牌活动,是京津冀市民春季出行、休闲的首选目的地。4条精品线路,全要素指引赏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年春季桃花绽放,万亩桃花开成海,平谷进入一年最美的季节。为了方便广大游客来平谷赏花、游玩,第二十五届国际桃花节新闻发布会上,平谷区整合农文旅优质资源,发布了4条精品赏花游线路。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打卡不同的线路,欣赏独特的风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赏花戏水游线路山水相依,一步一景,集戏水、休闲、度假、登山、徒步于一体,游客既可以欣赏碧波风情体验戏水乐趣,还可以环湖骑行品咖啡,享受安逸的休闲时光。“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赏花农旅游线路集风景、游玩、农业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适合亲子家庭出游。“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赏花文化游线路集美食采摘、历史文化、赏花休闲为一体,适合各类喜欢游玩的人群。“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赏花休闲游线路自然风光秀美,游客既可以游览知名景区,又可以穿梭于桃花、二月兰、梨花之中,感受悠闲慢生活。在桃花节期间,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感,平谷区与高德地图合作,制作了全旅游要素电子地图。涵盖赏花、美食、酒店、民宿、热门景点、农产品采摘、咖啡店等资源,游客可一键扫码进入,导航直达目的地。并添加全区域购物商圈导航,增强周边消费的吸引力,提升商业消费活力,带给游客安心、顺心、放心、开心的赏花休闲体验。另外,平谷区联合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河北省遵化市、三河市、兴隆县六个区市县组成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整合六地优势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本届桃花节期间联合推出5条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精品旅游线路,分别是京东名胜山水游、京东历史文化游、京东亲子休闲游、京东自然生态游和京东休闲体验游,带给游客更广泛的休闲体验。桃源逸栈,一站式服务供给新体验本届桃花节平谷区策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休闲体验活动。除赏花踏青、云赏桃花、镇罗营梨花节、丫髻山传统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外,重磅打造桃源逸栈一站式综合服务型展示体验聚集区,以古风沉浸式场景为展现形式,展示展卖平谷地方特色资源。文创市集、美食市集、土特产展销市集、沉浸式古风主题街区、数字光影秀、预制菜品鉴、咖啡品鉴等体验项目,不仅可以增强游客的游玩体验感,还可以满足游客游、购、娱一站式需求。桃源逸栈分为三层,馆内一层设置桃趣漫游中心、桃花节综合服务中心、谷风创艺街三个区域,满足游客时尚体验的需求。三层为桃源雅集,打造沉浸式古风主题街区,用沉浸式场景、数字化体验的方式诠释现实版的桃花源,让游客瞬间穿越古代,仿若置身现实版的桃源市集。二层设置“飘香食刻”、好物嗨新街、桃园会客厅、吃在平谷四个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其中桃园会客厅从4月13日至21日将举办中国(北京)“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大会及专题活动,以“土特产”发展为主线,设置1场大会和7个分专题。大会邀请国家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各涉农区相关领导等参加,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展主题演讲等活动,共同探讨“土特产”发展趋势、发展路径;专题活动围绕产业融合、科技赋能、乡村创业、物流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汇聚发展智慧,推动做好“土特产”文章。花期有约,出行早做攻略“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今年桃花始花期为4月6日左右,山前暖区(昌金路沿线)桃林于4月6日前后进入始花期,4月8日平原地区、浅山区、深山区桃花次第开放,较往年略有提前。本周末山前暖区桃林将进入适合观赏期。根据花期,主办方为游客推荐了以下赏花区,平原区:大岭桃花观赏区、金海湖桃花观赏区、桃花岛桃花观赏区、崔杏路桃花观赏区、昌金路桃花观赏区;浅山区:峪口桃花观赏区、桃花源桃花观赏区、桃花海桃花观赏区、小金山桃花观赏区、丫髻山桃花观赏区、巡河路桃花观赏区、大华山梨花观赏区;深山区:镇罗营桃花观赏区、镇罗营梨花大道。世界那么大,春天那么美,应该到平谷来看看!万亩桃花海、金海湖、丫髻山、石林峡、梨树沟、京东大峡谷、大溶洞……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邀您尽情玩在平谷,大棚桃、新鲜果蔬、豆角宴、御桃宴、千层肉饼、太后煎饼、桃木熏鸽……舌尖上的特色美食邀您开怀吃在平谷,住在风景秀丽的景区边、天朗气清的半山上、恬静悠闲的村庄里、与世隔绝的山坳中、山水相依的湖泊旁……200多家精品民宿邀您安心住在平谷。据了解,在桃花节期间,平谷区还推出桃花节专属文旅消费券,4A景区、乡村民宿、餐饮、采摘、商业等多品类商家均参与消费券活动,凡来平谷的消费者,在4月7日至9日及五一期间,可登录消费地图微信小程序平台领取消费券,享受更多优惠!4条精品赏花路线线路一:赏花戏水游市区→京平高速→金海湖桃花观赏区→金海湖景区→碧波岛→H生活馆→返京选择这条线路您可以直奔金海湖,沿途领略壮美的花海景观。在金海湖6.5平方公里水域中体验快艇、帆船、蹦极等多样的水上娱乐设施。或乘船赴锯齿崖岛,沿步道登岛顶,饱览金海湖全景。或前往有“京郊小瑞士”之称的碧波花园岛进行深度休闲体验,享受岛屿度假般的惬意。还可以前往H生活馆休闲体验,购买平谷地方特产。此线路山水相依,一步一景,集戏水、休闲、度假、登山、徒步于一体,届时,您既可以欣赏碧波风情体验戏水乐趣,还可以环湖骑行品咖啡,享受安逸的休闲时光。线路二:赏花农旅游市区→欢乐蜂场→峪口京瓦科技示范园→桃花源/桃花海/小金山→返京选择这条线路您可以直达峪口,前往峪口欢乐蜂场,参与蜂场互动体验,科普蜂知识。到京瓦科技示范园区观光采摘,感受高新科技。之后乘车前往桃花源/桃花海/小金山桃花观赏区感受万亩花海的壮美。此线路集风景、游玩、农业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非常适合带小朋友的家庭出游。线路三:赏花文化游市区→京平高速→桃花源/桃花海/小金山赏花区→丫髻山景区→返京选择这条线路您可以从京平高速崔杏路出口出来,在崔杏路沿线赏桃花。到峪口东樊各庄采摘购买红芽贡椿,品尝香椿美食。到桃花海/小金山赏花区,欣赏壮美花海。前往丫髻山祈福纳祥,体验千年道教文化。此线路集美食采摘、历史文化、赏花休闲为一体,适合各类喜欢游玩的人群。线路四:赏花休闲游市区→刘家店镇→丫髻山景区→大华山→镇罗营→黄松峪九曲十八弯→天云山/石林峡/京东大溶洞→返京选择这条线路,您可以驱车穿越百里桃花走廊,观赏壮观的花海景观。到梨花大道,观赏漫山娇美的梨花。夜晚入住镇罗营镇或黄松峪乡的乡村民宿,体验乡间的静逸悠闲时光。游览天云山、石林峡景区、京东大溶洞,领略奇山、秀水、古洞的风采。此线路自然风光秀美,游客既可以游览知名景区,又可以穿梭于桃花、二月兰、梨花之中,感受悠闲慢生活。

    sm521@126.com 2023-04-12 06:14:28 317 人 已 阅读

  • 价格公正,安心购买
  • 品质保证,放心出行
  • 产品丰富,一站式服务
  • 专业顾问,24小时客服